当前热门:广州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持续上升!这件民生实事让2000多居民“躲过”肠癌
大洋网讯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最新肿瘤监测数据显示,广州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持续上升,近一半癌症患者在诊断、治疗后可迈过5年这道“坎”;据分析,这与广州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和全市整体医疗条件较好有关。
(资料图)
其中,广州自2015年起开展的大肠癌防控项目,迄今已有54万居民参与,超过2000人通过肠镜检查发现了癌前病变,通过早诊早治,有效“躲过”了大肠癌;同时,项目还发现了600多例大肠癌患者,近40%发现时还是在早期,促进大肠癌早诊早治效果显著。
女性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男性
最新的广州市肿瘤监测数据显示,从35岁~39岁年龄组别开始,恶性肿瘤发病率开始上升;80岁~84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处于最高水平;癌症5年生存率为48.70%,相较于5年前43.69%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提前达到并超过健康广州癌症防治行动2030年目标(不低于46.6%)。其中,男性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为38.16%,女性为60.7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癌症5年生存率是一个统计学指标,是指患者诊断某种癌症后,通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能够生存5年的概率。
市疾控中心专家解释,对于癌症来说,假如3年后病情相对稳定,复发率明显降低;而5年后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则更小,如果5年都没有发生复发转移,那么再次复发的风险和几率就大大降低了,一般认为达到“临床治愈”,因此5年被视为癌症患者的一道“坎”。癌症5年生存率越高,说明这类癌症治疗效果越好,越多的癌症病人被治愈。
肠息肉进展到癌需5~10年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广州市持续攀升,目前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三;但由于早期病例中有78%的人没有任何不适,因此早期诊断率不足20%,很多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
市疾控专家介绍,大肠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和生活方式也对其发病有着重要影响,如肥胖、静态生活方式、红肉摄入、膳食纤维缺乏等均可以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从而增加死亡率。同时,大肠癌是世界上公认确定有效、推荐筛查的癌种,因为从肠道的息肉发展到癌的过程长达5~10年,期间只需要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把息肉切除,就可以避免发展成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适龄广州居民可参加筛查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凡是45岁~74岁的广州居民(在广州居住满6个月及以上),无论是否户籍人口都可以参加大肠癌筛查。筛查具体分为初筛及肠镜检查两步,初筛大约需要十几分钟,可以到居住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专业医护人员指引完成风险评估,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肠探”扫码自助完成风险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为完成风险评估者提供免费的粪便隐血检测,居民采便后按采样规定送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约定方式获取初筛结果。
肠探小程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穗疾控